都市出走到森林:由《德布西森林 Forêt Debussy》感受「出走到山林,其實是一種回歸」。
一座不存在的森林,照映出最真實的內心
--
城市與山林,生活平衡的翹翹板
在這座城市中,有多久沒有好好暢快地大口吸氣、大口呼氣了呢?
你在追求什麼?現在你過的日子,真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嗎?
你記得你最初的模樣嗎?你有想過,或許你的靈魂不僅是這樣嗎?
冰冷僵直的水泥、不斷追求效率的規格化、工業化人生……。
都市的高樓大廈、川流不息的馬路、繁華的街道,每天打卡上下班的生活。
色彩斑斕的都市裡,埋沒了靈魂最初的模樣。
我們就像城市這座工廠樣版製造的商品,每個人都變成了同個模樣。
就如同卓別林的電影中的加工工人,日復一日重複著同樣的動作。
在無色無味的水泥囹圄中,我們尋求不同的刺激以滿足自己的感官。
沒想到過多的刺激,反而讓自己忘卻最原始的靈魂,只感到疲倦與流逝。
只是每天淪為資本主義下的奴隸,被水泥叢林壓得喘不過氣。在充滿選擇的慾望城市中,人們迷失在五光十色的虛幻中,反而更常會感到茫然與困頓。
隨著都市裡不斷流轉地快速步調,追求效率的生活……,
我們根本就沒有時間思考自我價值或療癒內心傷痛。
都市的生活型態代表了資本主義發展下的進步社會;過度發展的都市生活裡,靈魂常會不小心出走!這時回到山林,重拾森林才會發現:
「原來,森林則才是我們的原鄉」。
一座不存在的森林,照映出我們真實的內心
《德布西的森林》是一座不存在的森林,但鏡頭下的山林卻真實存在。
拍攝團隊為了拍攝台灣的原始山林,走訪了十幾座森林。將台灣的山林捕捉至鏡頭裡,帶領觀眾進入台灣的森林,跟著故事線索治癒靈魂。
觀賞《德布西森林》像是在進行一場台灣山林的「森呼吸」。
導演郭承衢使用了許多長鏡頭與平移鏡頭,這部電影裡的主角其實不是人,而是山林。大量的森林鏡頭呈現了森林的多變樣貌,森林的流動性、多變性、攻擊性與治癒能力,如大地之母般孕育、教導、訓誡、培養、包容著我們的成長。在郭導演的鏡頭下,森林是會呼吸的,是富含生命力的。而桂綸鎂與陸弈靜才成為了故事的引線,極少的旁白,兩位影后運用肢體和表演與森林共存,帶台灣觀眾來趟心靈之旅也認識台灣的山林。
「出走,其實是一種回歸」
《德布西森林》中的女主角桂綸鎂就是面臨了城市山林間失衡的狀態。
才從都市逃出,與母親一起逃進了山林的庇蔭,尋找心靈的出口。
電影中的桂綸美是一位鋼琴家,因為一樁關說案失去了丈夫與兒子。城市中的她光鮮亮麗,但她的家庭卻因為慾望而慘遭毀滅。而她的母親毅然決然將她帶入森林。除了躲避追殺之外,也希望熟悉的森林能夠治癒女兒內心的傷口。
關說案的內容與自然保護區的開發有關,我們沒有太多關於此案的故事訊息。導演直接讓台灣的山林與我們對話。一開始我們並不清楚她們母女倆何以在此處?只看見桂綸鎂似乎失去了靈魂,只剩副空殼在山林裡行屍走肉,而母親陸弈靜則是包容地不斷照料著她,引領著她前進……。
隨著劇情的發展,我們逐漸了解原來桂綸鎂是因為失去丈夫與兒子,難受地失了魂。而她的母親因為熟悉山林,因此將她帶進山林,想利用山林躲避塵世的紛爭,並藉由山林的力量,治療女兒心上的傷。
人類的慾望是無限的,但自從人類離開山林進到都市裡頭生活,我們彷彿忘卻了大地之母的餵養,任由慾望無窮地壯大,進而狂妄到不斷地侵犯大自然。都市裡的生活讓我們頭眼昏花,到了最後,迷失的靈魂仍然需要回到母親的腳下,尋求大地之母的撫慰與療癒。
這也是為什麼,現代生活中,都市愈發進步,卻愈多人想走回森林。
為解放在都市水泥中所被禁錮的靈魂,
「山林,會是最好的去處」。
山林與心靈
電影敘述了主角進入森林,治癒靈魂、尋找自我的歷程,經歷成長與蛻變。
故事的發展從一開始女主角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失了神般在森林裡靈魂出走,此處郭導讓鏡頭不斷地在森林裡流轉,母親得教導者森林裡生存的一切,可食用的植物、捕魚的技巧等。鏡頭裡可看出森林的流動性與封閉性,桂綸鎂雖然有著母親的引領,卻無心於一切,任由靈魂出走的空殼在森林裡面飄盪;到了後面,母女兩人因為事情真相而互相矛盾,她賭氣離開了媽媽,獨自一人在森林裡穿梭發洩,以為少了母親的照料,自己可以獨立擔當一切,此時鏡頭下的森林豐富多變,卻暗藏許多危機;接著,森林呈現了現實的那面,意外無情地將桂綸鎂的母親帶走!失去母親的桂綸鎂,失去了活著的意志,放棄了生存與自我,獨自在森林裡沉淪憤怒,直到她終於崩潰,但森林仍然站在那,靜靜地陪伴著她,直到她放下那些過去,蛻變為新的自我;最後,她終於完全轉變,用全新的樣貌與心態去面對山林。
此時她與森林的互動不再是相互抵抗,而是相互共存,森林終於治癒了她,促使她成功地成長蛻變,使她正視面對內心的傷口,克服一切的痛苦,最終終於治癒傷口,找回自己。
「走進來,找到自己;走出去,你會不一樣。」
旅法導演郭承衢的鏡頭下,由德布西的樂章作為引路,跟隨著桂綸鎂與母親陸弈靜進到台灣的山林裡,觀影同時也被台灣森林的奇幻魔力給包裹,進行一趟自我療癒的心靈旅程。
山林,靈魂的歸處
這部片裡「山林」是最主要的電影主角之一。而「母親」更是重要的象徵。
陸弈靜的角色雖然看似是桂綸鎂的母親,更同時有著「大地之母」的山林意象。
如將整個森林比喻為我們所生活的社會,身為母親的陸弈靜了解一切社會運作的規則並成為了教導與引領的角色,運用自己的知識與經驗,保護女兒。
而將陸弈靜詮釋的母親角色,同時與主角母親和自然的大地之母相互對照。
可看見一開始桂綸鎂與母親之間的互動與隔閡,桂綸鎂不斷地與自己生著悶氣,進而對於母親的付出感到厭煩;但不論孩子再如何使壞,母親的角色總是會默默地陪伴,細心地教導孩子;就如同人類再如何忽視與遺忘山林的付出,山林也總是遠遠矗立與大地之土上供給著人類所需的一切,遠遠看著人類們恣意地蓋著聳立的摩天大樓向自然狂妄地挑釁,但卻包容地守護著人們。
隨著劇情後面母親角色的犧牲,狠狠打醒了桂綸鎂。就算犧牲了自我,還是希望女兒能夠好好地繼續活下去;以一個母親的角色,當孩子太過過分,甚至走偏道路時,母親的角色也以自我的犧牲,讓孩子看清現實,嚴厲地訓誡孩子,讓孩子能夠領悟,走回正道;就如同山林受到人類無盡地破壞後,直到忍無可忍才會嚴厲地訓斥、教訓我們。
最後當桂綸鎂終於爆發,在山林裡崩潰放聲痛哭時,給予她慰藉的,仍然是不時守護著兒女的母親;母親總是以身作則,以自身與作為教導著孩子這世上的一切,寬容地守護孩子;就如電影內最後的山林,仍然如母親一般,繼續以她溫柔且嚴厲的方式守護著孩子,看著孩子的蛻變與成長。
而山林就是如同母親般的存在。不論人們將社會進步發展至什麼極致,不斷地開發,甚是忘本地侵犯到自然的領土之下,山林仍會在遠方默默守護著我們。
但當我們從城市回到山林,所有煩惱似乎都能夠得到解答。山林是這樣的靜謐且雍容,蘊藏寶藏與智慧,靜靜地與我們分享她所知到的一切。
若我們進入山林不斷地向上攀登;同時我們也能傾聽、關照到自我的內心。
若要尋回自我的靈魂「出走,就是一種回歸」,
而山林,就是靈魂最好的歸處。
若要生活在都市裡的我們,像德布西森林中的桂綸鎂一樣隱居山林,有相當大的困難。不容至否地,都市生活就是現代人的生活模式,我們還是得回到都市維持經濟賺錢與照顧家庭。我們無法如電影般瀟灑地拋下一切逃脫進森林裡。山林與城市生活間的平衡,就是現代人的生活模式。不斷在城市生活中消耗能量的我們,仍需要適時地依靠山林的力量幫助我們平衡我們的身心靈。
山霧也是秉持這樣的理念,希望能為城市生活的我們,打造美好生活。
透過視覺與氣味設計,致力將山林的力量帶進都市。讓平時無法隨時進入山林的我們,能夠在城市中自己的房間裡,就能夠來場「山林漫遊」。
希望山霧能成為我們生活中的慰藉,提供忙碌都市人生的停靠站。
在下班後,每個勞碌疲勞的夜晚,讓身心靈能夠得以稍作休息。
等支撐到了假日再真正地回歸森林,來場森林充電,回復能量繼續生活。
《德布西森林》電影預告這邊看:
- 覺得這篇文章實用的朋友,請給我們5個Clap
- 覺得這篇文章非常打中內心的朋友,請給我們10個Clap
- 覺得這篇文章讓你更喜歡山霧的朋友,請給我們15個Clap歡迎大家追蹤我們的Facebook,我們將提供更多優質內容給大家!
如果有相關合作也歡迎聯繫我們:mountains.mist.relax@gmail.com